第152章 议论(1 / 2)

作为在鲤国延续了两百余年,也算历史悠久的重大节日,‘斩龙节’对于鲤国子民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每年春节。

由于这个节日,源自鲤国过去‘斩龙食肉’的典故,故而在这一天,鲤国的子民大多会重温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重温典故的方式有很多种。

江河陪着两位姑娘,行走在外城的大街上,在嘈杂的街市里能亲眼瞧见这凡俗的烟火——

戏班子上演屠龙证道的戏曲,说书人大谈蛟龙出海的绝望,孩童们踢着街边纸糊的‘龙头’,摊子上卖起‘斩龙’的木剑……

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想来大家今日的心情都还不错。

当然,既是‘重温’,自然也少不了吃喝。

虽然无法重温到不知何味的‘龙肉龙血’,但并不妨碍百姓们把‘鱼’作为了龙肉的平替。

鲤国的历任皇帝,乃至如今的鱼玄机,从来没有因百姓‘吃鱼肉’,而感到备受冒犯。

毕竟鲤国境内便由一片内海,越过山峦,连通了东方的无尽之海,鲤国的皇帝,总不能禁止那些临近内海的渔民们捕捞果腹。

当然,鲤国曾经也有一位皇帝,刚刚上任不久,便烧起了三把火。

他不仅下令子民禁止吃鱼,还大兴文字狱,致使一众子民怨声载道。

然后……

他就死在了自己手足的剑下。

被一剑剖开心胸小腹,掏出心肠来,让子民们好好看看,他的心肠是否是黑如乌墨。

史书上记载,的确是黑色的。

但江河猜测,那估计是后世为了赞颂武帝,而歪曲的事实。

但不论如何,自那之后,鲤国的历任皇帝也没有人觉得‘食鱼’冒犯了自己,普天太平。

所以大街小巷上,江河总能看到摆摊卖鱼的商贩。

烤鱼、蒸鱼、鱼丸、鱼龙糕点、蛟龙糖人……这些都已经见怪不怪。

甚至还有‘鱼汤豆腐’一类,没有鱼什么事情,但是挂了个带‘鱼’字的招牌,非要硬蹭的其它小吃。

只要是能沾上边的,这个时候都得拉出来秀一秀。

江河打量四周,却没见到某位前辈熟悉的身影。

“怪了,我还寻思他这么吃货,肯定不会错过这些呢。”

江河也不清楚薛正阳究竟去了哪里,但也仅是稍稍疑惑,便被诸多吃食吸引了视线。

他拍了拍顾青山的肩膀:

“那鱼汤豆腐看起来挺好吃的。”

出门揣着钱的顾青山不假思索:

“买。”

“那个小鱼模样的桂花糕挺有新意的。”

“买。”

“这屠龙的小生唱的真好。”

“赏。”

“那个摊子熬着糖醋鱼啊,我好像又有点饿了。”

鱼幺幺在一旁听不下去了:

“我说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老让青青姐一个女孩子替你付钱?”

江河完全没什么负罪感:

“我不管账啊,而且我又不是不还钱。”

“你哪有钱还青青姐啊?”

“小丫头你少管,过段时间你就知道了。”

“哼。”

“你可别使小性子,到时也有你的一份。”

鱼幺幺眨了眨眼睛,顿时叛变了:“什么我的一份?”

江河卖了个关子:“好好听话,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见江河故意跟她憋气,小姑娘有些不满的嘟囔两句:

“切,小气鬼。”

不过话虽这么说,霎时间也安生了些。

顾青山见小姑娘被稳稳拿捏,不由好笑问江河:

“你还吃么?”

江河点点头:“吃吧,咱们已经到现场了。”

江河指了指大街正中的位置,那是个偌大的广场,正有鱼玄机为造势而建起的高台。

这高台其实已经伫立多年了,毕竟这几年来鲤国做国师的人也不少,只不过每每造势过后,瞧见边关虎视眈眈的巫人、蛊虫,就卷铺盖逃走了。

高台的装饰不算华贵,但正中高挂鲤鱼图腾,整体也显得古朴大气。

高台周遭已经围聚满了百姓,熙熙攘攘。

若非有宫中禁军把守着维持秩序,指不定会出现什么祸患。

一路上吃喝玩乐,耽误了一些时候。

如今挤是挤不进人群了,只待在人群之外随便吃点,待会儿再找机会溜上台得了。

江河倒没什么紧迫感,虽说鱼玄机知会过他,让他背一背朝廷文官集思广益出来的通稿,免得在万千百姓面前露怯。

但这对江河而言算不上什么事。

带着两位姑娘,自顾自地坐在摊位上,让商贩给已经熬制好的酥鱼浇上秘制的糖醋汁,江河便往嘴里胡吃海塞起来。

没有鱼刺的鱼确实太香了。

踏上仙途以后,身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消化的十分迅速。

虽然不会给人太饿的感觉,但只要是想吃,这些没什么灵气的食物,是一定能够吃下的。

最重要的是——不用怕胖。

两位姑娘一路上也是吃吃喝喝过来的,如今倒是没什么胃口,糖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