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鱼儿上钩了(1 / 2)

第二日。

晨鼓刚刚响过,京城的公鸡才堪堪啼了几声,黎明前的京城仍是一片漆黑之时。

朱橚和一众朝臣以及各个势力派出来的代表便早已经身穿朝服恭敬地站立于了奉天殿之内。

由于昨日连夜安顿那些代表,以及典礼的事宜一直到很晚,朱橚此时和身后的几个朝臣皆是哈欠连天,双眼之间血丝缠绕。

“太子到!”

听到宦臣这尖细嗓音的通报之后,所有人皆是提起了精神,挺直了腰杆看向前方。

不过,宦臣这一声通报,还是让除了朱橚以外的所有人心生疑惑。

就算是朱元璋将处理朝政之权交到太子朱标的手中,今后的大明是太子监国。

也不至于圣上连面都不露一下吧?

除非,朱元璋的身体现在已经到了不能露面的虚弱情况。

或者是太子朱标真的如同许多人所想一般已经擅权,将朱元璋软禁在深宫之中了。

众人心中纵使猜想各不相同,但是皆是静静地看着典礼,并没有人多询问什么,甚至连交头接耳的声音都不曾有。

须臾,太子已经身穿一身蟒袍穿过了朝臣之间分开的过道,而后站定在了高台之下。

而后,只听一旁的内侍手中拿着圣旨高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朱标,宅心仁厚,心胸宽广,可纳百川。”

“今日,将监国权柄交于太子手中,由安定王从旁辅佐理政,天下共督之,钦此!”

待内侍宣读完圣旨之后,朱标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朗声道。

“儿臣接旨。”

随后,朱标接过圣旨之后,便迈动脚步,向着高台之上走去,而后面向众人。

圣上连面都没露,这就结束了?

这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开始怀疑方才内侍宣读的圣旨是否是真的了。

终于,西番的代表之中还是有人忍不住问出了声。

“太子殿下,这典礼是不是太过简单了,我们可是连圣上的面都没有见到,这便结束了?”

直到昨日,朱元璋为了避免朱标露出马脚,这才将计划全部都告知了朱标,并且交代其一定要随机应变。

此时朱标和下方的朱橚对视了一眼,而后朝着下方扫视了一圈,并未多说。

本来这太子监国就事发突然,有人会跳出来询问朱元璋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

只不过,朱标倒是没想到西番代表竟然会是第一个站出来提问的。

当下,对于西番代表如此询问的意图也不明确了起来。

随着西番的代表话音落下,更多的声音也随之响了起来。

言语之中,皆是对今天没有见到亲眼见到朱元璋表达了遗憾。

朱标自然知道,这些人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想要见到父皇,无非就是想要探一探父皇和自己的虚实罢了。

说话的人群之中,倒是不包括如今的朝臣。

无论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引起的太子监国,他们都不关心。

他们也无所谓效忠朱元璋还是朱标,反正效忠就完了。

朱标先是将说话之人所属的势力都一一牢记在了心中,这才手掌虚压,叹了口气道。

“父皇身体抱恙,无法来主持典礼,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晌午的时候,孤在宫中为诸位准备了宴席,还请诸位一定要赏光前来。”

说完之后,朱标便转身走下了高台而去,剩下下方一众人群面面相觑。

晌午宴席之上。

本来朱标是按照代表的人头吩咐御膳房准备宴席的,结果宴席之间竟然还留出了许多空位。

其中,甚至已经有许多皇子派来的代表已经持着回去复命的缘由,便早早地告辞了。

朱标心里清楚,这些皇弟之所以如此安排,无非就是因为局势复杂,不想掺和在其中罢了。

唯独只剩下一些名声显赫,以及手握势力的皇子,以及其余各国的代表还留着,准备再次证实一番心中的猜想。

席间,酒过三巡。

朱标端起了酒杯站起身来,而后面对着西番代表的桌上朗声道。

“西番来客,孤若是有招待不周之处,望多海涵。”

西番一众代表闻言立马站起身来,而后同样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只听其中的头领道。

“殿下处处安排周到,下官哪敢挑理。”

“不过,今日大喜的日子,没有见到圣上,倒是一大遗憾。”

朱标见西番代表再次提及父皇,心中一动,随即将酒杯之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今日孤代朝理政,普天同庆,西番王如此赏脸派人来贺,孤倒是不知道如何感谢了。”

西番代表将杯中酒水饮尽之后,砸了咂嘴,而后眼珠子一转道。

“殿下,今日本是喜庆的日子,下官不该多言,但是天下皆知殿下仁义,下官想斗胆提一言。”

朱标自然知道面前这西番代表没有憋什么好屁,但是今日的目的不正是将这些人引出来吗?

随即便和颜悦色道。

“但说无妨。”

只见